遗尿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太清楚。近年研究提示遗尿症是多病因临床症状,病因主要涉及排尿控制中枢发育程度,抗利尿素(ADH)夜间分泌不足,遗传因素,膀胱功能障碍和睡眠觉醒障碍,而精神心理障碍继发于NE,是结果而非原因。
1.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
正常情况下,在小儿发育完全以后,排尿控制指令则由大脑皮质的相关中枢发出,若发育不全,则将保留婴幼儿的排尿特点,使睡眠中大脑皮脂控制能力下降,即出现遗尿行为。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,遗尿症患儿存在着广泛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或迟缓,以及特殊核团功能障碍。
2.抗利尿素分泌异常
研究证明,遗尿症患儿大部分(约70%)存在着夜间抗利尿素分泌不足,导致夜尿增多(白天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小于1.0)。动物实验证明,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神经传导刺激位于脑桥的locus coeruleas(LC)神经元,使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,而且LC神经元和下丘脑的室旁核有轴突联系,可刺激抗利尿素分泌,减少尿量的产生。在正常儿童,夜间睡眠中膀胱充盈的压力会刺激抗利尿素分泌,在凌晨1-2时达到峰值,以使夜间尿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但遗尿症患儿,膀胱一贮满就自动排尿,膀胱没有足够的充盈压,抗利尿素产生不足,导致多尿。也有人认为遗尿症患儿抗利尿素并不缺乏,而可能是抗利尿素受体水平不足或信号传导途径的障碍。
3.遗传因素
大部分遗尿症患者有家族史。据研究,父母双亲有遗尿史者。子代发生率为77%。
4.睡眠觉醒障碍
大部分患儿夜间睡眠过深,难以唤醒。这种觉醒反应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,遗尿症是这种发育过程的延迟或障碍所致。临床观察发现,这部分孩子体格发育有较正常儿童延迟。据研究,当夜间膀胱充盈时,脑电图改变由深睡眠转入浅睡眠状态,位于脑桥的LC神经元被认为是觉醒中心之一,由此推测,LC神经元的功能障碍或膀胱到LC神经元的传导通路障碍导致了遗尿症。
5.膀胱功能障碍
主要指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、逼尿肌不稳定和尿道梗阻致逼尿肌过度收缩。功能性膀胱容量是指白天膀胱充盈至最大耐受程度时的膀胱充盈量。相当一部分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较正常儿童减少。逼尿肌不稳定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发生无抑制性收缩,逼尿肌不稳定本身可导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。此类患者常伴有白天尿频、尿急症状,甚至有湿裤现象。对去氨加压素(DDAVP)治疗反应欠佳,而对一些顽固性遗尿,尤其应警惕有无后尿道梗阻。
6.精神心理障碍
临床观察发现,大部分遗尿儿童存在精神心理障碍,如:焦虑、紧张、自卑、不合群,严重者有攻击行为等。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,这些精神心理行为问题是由于长期遗尿而继发产生,并非是导致遗尿的病因。
7.骶椎隐裂,脊膜膨出
脊椎裂是一种先天性的椎管闭合不全,多由胚胎发生时两铺椎弓骨化中心融合不全,脊柱后正中线出现裂隙,即脊柱裂。脊柱裂多见于腰骶部,也称骶推隐裂。多发生于腰5、骶l、2处。由于裂隙的原因造成局静抗外界挤压能力弱,对局部神经造成无菌性炎症刺激,引发神经水肿、粘连,影响尿感信号的传递而发生遗尿。
8.器质性病变
某些导致尿量增多的全身性疾病或发育畸形可引起遗尿,如慢性肾功能衰竭、肾小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泌尿系感染、输尿管异位开口、膀胱阴道痿、脊髓脊膜膨出症等。有些儿童习惯过度抑制排尿和排便,会明显增加遗尿和尿道感染的机会。
9.中医病因
中医理论认为,遗尿与人体的肾、肺、心、肝、脾有关。
1)下元虚寒:先天营养不足,身体虚弱,肾气不足,膀胱虚寒,贮尿能力下降,膀胱含尿能力下降,引发遗尿。
2)肾脾两虚:脾胃不和导致肾气不足,肾与膀胱相表里,肾虚膀胱一定虚,膀臃虚弱,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下降,束缚尿液的能力下降,造成遗尿。
3)肺脾气虚:大病或久病之后,没有及时调养,导致脾的运转功能下降。脾气虚弱,控制水液能力下降,致使遗尿。
4)心肾失交:心主神明,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、神志活动的生理功能。小儿突然受到惊吓或白天嬉戏过度;夜间睡眠过深,呼唤不应;或骤然更换新环境等,加之肾气不足,控尿能力下降导致遗尿。
5)肝经湿热:因疾病或饮食失调的影响造成体内湿热积聚,又因肝腑功能虚弱,肝经疏散热气的功能下降,湿热影响到膀胱造成膀胱功能紊乱导致遗尿。